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指心理专业工作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针对求助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协助求助者更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用更有效的方式对待自己、他人和现实,帮助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生活质量。
二、什么问题适合心理咨询
具体来说,遇到下列情况而又不知道如何很好的解决时,我们可以寻求心理咨询:
当你失去奋斗目标想重新给自己定位时;
当你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苦恼时;
当你遇到人际关系困扰时;
当你为学习或考试焦虑不安时;
当你面临爱或性的困惑时;
当你为人生选择而烦恼时;
当你面临经济压力或来自家庭的困扰时;
当你情绪难以自控或长时间抑郁焦虑时;
当你想更好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时;
当你想完善自己的人格缺陷时;
当你突然遭遇退学、休学、违纪处分或其它重大打击难以承受时;
当你面临其它强烈的心理冲突时等。
三、心理咨询的流程
现场或电话预约——填写“来访信息登记表”——按照预约时间进行面对面的咨询
四、咨询前的心理准备
1.积极承担改变的责任
来访者不能像看医生那样,把病情向医生一说,就被动地等待医生开药方、配药。咨询师并没有灵丹妙药,不能在来访者求助时就可提供适用的改变方案。要想获得改变,来访者就要积极主动承担起改变的责任。来访者真诚、努力、合作、负责的态度可直接预测最后的咨询效果。
2.树立改变的愿望
改变自我意味着要打破“旧”习惯建立“新”习惯,这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来访者可能体验到暂时的脆弱和改变中的痛苦,如果没有坚定的改变信心,没有强烈的改变愿望,很可能因尝试失败退回到旧的状态中。
3.建立一个现实而合理的咨询期望
很多人希望心理咨询能够做到药到病除,立竿见影,一次咨询就能解除自己的问题。其实这种情况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因为咨询效果取决于较多的因素,如当事人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对咨询的期望、自身的领悟能力以及咨询师的水平等等。改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通常情况下,心理咨询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即使是短程的心理咨询也需要数次或十数次。
4.提前预约,熟悉心理咨询基本情况
很多来访者对心理咨询不熟悉,刚开始做心理咨询难免会有些顾虑、焦虑。提前预约,熟悉了解心理咨询,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焦虑不安,消除不必要的担忧,以相对轻松地心态面对咨询。
五、对心理咨询的常见误区
1.求助于心理咨询很丢人
认为心理咨询很丢人不体面,往往是因为我们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缺乏正确的求助意识。有人以为只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才求助于心理咨询。事实上,重性精神疾病只占心理咨询求助人数中的一少部分。心理咨询更多地是面对有社会适应困难、心理调节困难的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正常人。
2.心理咨询会泄露个人的隐私
心理咨询不可避免地会讨论个人的经历、感受,这些都是个人的隐私话题,也可能正是我们的问题所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往往具有安全的氛围,当事人可以卸下生活中沉重的面具,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这本身就是咨询和治疗的一部分。在咨询过程中,个人把自己包裹得越严实,从中获得的收获也越少。一方面,专业的咨询师会与来访者共同构建安全的咨询氛围,更会为当事人的言行保密;另一方面,寻求帮助的当事人自己可以掌控讨论的节奏和进度。如果你觉得没有准备好,或者觉得与目前无关,你可以拒绝讨论相关话题,没有人可以强迫你。
3.求助于心理咨询的都是弱者
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遇到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求助于他人或心理咨询是弱者的表现。但现代社会的人更应认同这样的观念: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或问题并勇于面对,积极向外界学习和寻求帮助,从而积极改变的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才是真正的强者。强者应该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可以求助的咨询,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退却和回避,固步自封。
4.心理咨询师应该帮我做出决定
这也是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最常见误解之一。当事人有时强烈地希望咨询师帮助自己或代替自己做出生活中的各种决定,事实上这是专业心理咨询所避免的。因为生活方式的选择权只属于当事人自己,咨询师不可以剥夺侵害这种权利,即使是当事人授意的。心理咨询是帮助当事人发现自己身上的潜力,自主应对生活压力,自己做出决定。专业的咨询师可能会提供情感支持性、生活指导性的建议,但不会提供人生选择性的建议,更不会替你做出决定。